新闻资讯
News
【健康问答】认识痛风——为什么会形成痛风石?
来源:相关科普资料 | 作者:【岐黄本草】整理 | 发布时间: 2022-02-17 | 359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痛风石是尿酸盐结晶沉积的结果。由于尿酸盐沉积产生慢性炎症反应,尿酸盐晶体的周围被上皮细胞和巨核细胞所包围,有时还有分叶核细胞的浸润,形成异物结节,即所谓痛风石。

痛风石由于尿酸盐溶解度较低,容易析出结晶沉积于皮下而形成,是痛风的特征性病变。痛风石的发生与高尿酸血症的持续时间成正比。痛风病史越长和高尿酸血症越严重者,痛风石的机会就越大,而且体积较大。

有关资料显示,血尿酸不超过48μmol/L时,很少发生痛风石。但当血尿酸浓度超过540μmol/L时,约半数患者可能出现痛风石。痛风石的数量及大小是反映痛风病情轻重、病程长短和血尿酸高低的一项直观标志。只有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300μmol/L左右,才是有效预防或减少痛风石发生和发展的根本措施。